耶稣的情感之怜悯

前述 

本杰明.沃菲尔德(Benjamin B. Warfield)(1851-1921),从1887年到1921年担任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Seminary)的神学教授。一些人认为,他是在1929年普林斯顿神学院分裂成为威斯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Seminary)和正统教长老会(the Orthodox Presbyterian Church)之前,普林斯顿伟大的神学家中的最后一位。他的论文《我们的主的情感生活》(The Emotional Life of Our Lord)首次发表于1912年。本篇文章取材于他的论文——关注耶稣在祂无罪的人性中如何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感。

沃菲尔德在他论文的一开始,便承认了他所着手研究主题的困难。在四福音书的作者们给我们提供的记述中,记载了在祂事奉的短短几年里,充满着各样密集的活动,也描绘了祂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情绪。然而,关于我们的主的情感生活,要形成一个为人所普遍接受的概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很难去明确我们对人类情感的理解有多少应该被加在耶稣身上,这导致了沃菲尔德所说的“两种相反的倾向”——

一种极端是斯多葛派的方法,即设想情感的道德完善总是表现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平和”;第二个极端是倾向于把每一种人类的强烈情感都归于耶稣。平衡,是沃菲尔德所要的,他写下了下面这句话时:“为了维护祂的人格尊严,有一种倾向是尽量将其减少;为了彰显祂的完整人性,有一种倾向是极力放大祂的情感运动。”
 
同时,我们要谨记的一句话是,虽然除了祂没有犯罪之外,耶稣在人性上完全像我们,但我们并不是完全像祂。因为基督不仅是完全的人,也是完全的神,沃菲尔德明确指出:“事实上,我们不能预先假定,在福音书的叙述中,所有归于耶稣的情感,都是要被刻意地分别出来归于祂的人类灵魂。”
 
如果我们想探索正义的情感表达是什么样的话,那么除了求助于我们神圣的救主之外别无选择。
 

怜悯:耶稣首先的也是最突出的情感表达

我们自然会期待找出最常被归属于耶稣的情感。祂的整个生命都是在践行一个怜悯的使命,祂的事奉是以善行为标志,以至于在祂追随者的记忆中,祂的事奉被总结为“周流四方,行善事“(徒10:38),这无疑是一种“怜悯“。事实上,这是祂最经常表现出的情感。
 
以下列举了基督的怜悯品质——
 

1、基督的怜悯是“同情的内在运动,当我们的主被说成是‘动了慈心’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强调这一点。”

2、基督的怜悯来自对他人的真正关心。

它是“因看见个人的困苦而引起的”(可1:41;太20:34;路7:13及其他)。

3、基督的怜悯,是一种超越了仅仅因那些身体残疾的人而感到难过的同情。

耶稣对那些身体残疾的人表现出极大的怜悯之心;然而,并不仅仅是生命中身体上的弊病——匮乏、疾病和死亡——引发了我们的主的怜悯。这些弊病在祂看来是根植于灵性上的贫乏。正是这种灵性上的匮乏深深地触动了祂的怜悯同情之心。

4.换一种说法,基督的怜悯看到了人类最深的需要,即灵魂的需要,也正是这种需要,唤醒了我们的主的怜悯,并且感动祂去提供医治。

5.基督的怜悯常使人流泪。

耶稣真的充满同情。祂不怕将同情在眼泪和叹息中表现出来。泪水……打湿了他的脸颊。在约翰福音11章35节,耶稣在拉撒路的坟墓前哭泣,这些是“……同情的眼泪。更清楚的是,祂自己对耶路撒冷及其顽固的不信的不加以克制的恸哭,表达出了最强烈的怜悯……(路19:41)……一看到苦难的景象,祂便流出了眼泪;顽固的不信令祂痛苦万分。

基督怜悯的深度

耶稣是如何经历和表达怜悯这一情感的?
 

1、有时,基督的怜悯是和愤怒与伤痛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声叹息。

顽固的罪从耶稣那里通过一种怜悯的形式所表达出来,这种形式与我们通常从神的话语中所联想到的怜悯形式有所不同。在马可福音8章12节,基督对法利赛人邪恶的、不信的反应是愤怒与悲伤夹杂的叹息。
 

2、基督的怜悯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

把即便是顽固不化的罪人交给厄运,也会伤害耶稣……因为耶稣的主要特征是爱,而爱是怜悯的基础。爱与怜悯这两种情感彼此之间有多接近,可以通过在“对观福音书”(译者注:指《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合称)中把爱的情感归于耶稣的例子中得着教导(可10:21)。
 

3、基督的怜悯是一种深切的渴望,就是要对那些不好的人行善。

人类通常去爱那些好人,然而我们救主的心热切地转向那位年轻的财主,并且渴望为他行善(这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是一种情感。这让我们自然想起了保罗在罗马书5章8节中对上帝之爱的描述。
 

4、基督对罪人的怜悯,源于祂对上帝的爱。

耶稣对上帝的爱只被明确地提到过一次(约15:31),但对上帝的爱却是祂整个救赎工作的动机,尤其是祂献上自己为祭的动机。后来,耶稣在地上生与死的动机更常见地表现为对罪人的爱,这份对罪人的爱源于对上帝之爱的顺服。
 

5、当基督爱我们这样可悲的罪人时,祂的怜悯之情也油然而生。

耶稣给予人的爱是祂帮助处在罪和苦难中的人们得到救赎解脱的爱,是那种仁慈的爱。在约翰福音15章13节“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这一伟大话语中,这种爱达到了极致……很显然,在这里“朋友”是指被爱的人而不是发出爱的人。
 

6、基督的怜悯根植于自我牺牲之爱。

自我牺牲的爱是最高的美德。去爱上帝,并被上帝所爱,是“基督徒最大的奖赏“(约15:21)。如果圣经中的怜悯真的抓住了我们的心,那么它将结出自我牺牲的果实——出于对他人永恒福祉的爱而甘愿献出自己。
 
耶稣对天父的顺服源于对天父的爱,这份爱也是活水源泉,令祂可以忠于上帝所赋予的使命,所以耶稣宣告,门徒效仿祂的爱,也将成为他们顺服耶稣基督的活水源泉,也可以帮助门徒们达到彼此相爱的境界。因着基督自我牺牲之爱的激励,自我牺牲之爱将成为基督徒生命的本质。

本文获授权翻译自圣经辅导联盟(BCC)网站文章“The Emotional Life of Jesus: Part One—Compassion”,本文对原文进行了删节编辑。受版权保护。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罗·陶吉斯(Paul Tautges)从事福音传道工作近三十年,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Cleveland, Ohio)基石社区教会(Cornerstone Community Church)的牧师。他撰写或编辑的书籍数量超过50本,包括:《一本为受伤的心而作的小书》(A Small Book for the Hurting Heart)、《焦虑:认识上帝的平安》(Anxiety: Knowing God’s Peace)以及《相互辅导》(Counseling One Another)。他是一名圣经辅导员和培训师,并担任牧养出版社(Shepherd Press)发行的很受欢迎的《生命线》系列丛书的编辑。保罗经常在www.counselingoneother.com网站发表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