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帮助者”》系列之五:心的解析——面对患难:行为

行为(action)与“根”

行为,是我们所有心理活动(认知、情感、意志)的外显表现。

因而,行为,无论是经过严密的计划和盘算的,或是即时且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内里”的反映。也就是说——没有无辜的行为。

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属世心理学还是有所区别的。根据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我们的行为很多时候是由那些被隐藏于“意识”层面之下的“潜意识”,或居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前意识”所决定的。而这样的潜意识又是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与外界互动和内部影响的作用下产生的。而在其中,弗洛伊德尤以个体在其婴幼儿时期的经历作为潜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加之防御机制自我欺骗的作用,个体根本就无法触及,更不要说充分理解和认知自己的潜意识成分了,因此,根据此理论假设,心理分析流派才产生了如“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这样试图探究人潜意识层次的治疗方法。因此,对于世俗心理学而言,我们的行为是由于一些我们本人都不知道的潜意识所造成的。

而这样解释个体行为的直接结果是——“将我们个体的存在与我们的行为分割开来。”也就是说,既然我们的行为是由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婴幼儿时期的经历,以及个体人格结构错综复杂的互动,加之防御机制的介入而共同决定的,因而,我们无法完全控制我们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或“我没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总而言之,我不再需要对我的行为负责任(不知者不怪)。

而这样的说法却和圣经向我们所启示的背道而驰。耶稣说——

“……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 (马太福音12:34-35)

我们“外显的行为”总在反映我们的“内里”。

即使是最微小的一个行为,都深植于我们生命真实的境况中。而这样的“内里”就是我们对于所有事物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综合体。试想一下,当你走在上海南京西路步行街,你或许会无视那些坐在路边的乞丐,径直走过他们。这个动作看似不经意,也不打紧,但却在反应你“内里”对于这一现象——

认知的分析——这些乞讨人员都是骗子……

情感的体验——这些人让我觉得厌恶……

以及最后意志的决定——我要快点走开……

最后才带出了你径直走过,熟视无睹的行为。

同样的,当你路过东方明珠时,你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的发出了一声“哇”的赞叹。而这看似不经意的反应的背后,是你对东方明珠这一雄伟建筑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综合反应(读者可以自己想想看可能的内心活动是什么)。

因而,没有行为是无辜的。我们总可以从或大或小,或有意或无意的行为背后找到更为错综复杂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活动。

在这一点上,世俗心理学与圣经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接受。

精神分析流派会把一些来访者的“口误”和“笔误”的情况(行为)解释和归因于潜意识的作用。而对于基督徒而言,这样的“根”,就是耶稣在马太福音12章中所说的——“充满的”,和“所存的”。

在英文圣经的翻译中(ESV),这样的“根”被描写为“abundance”(充满有余的)和“treasure”(宝藏)。不难想象,宝藏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定是我们有意识的收集,不但收集,更要精心的放置在一个地方小信看护和珍惜。也就是说,所有外显行为的“根”不但不是我们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而然而形成的,反而,它是我们主动收藏入我们的心思意念之中,以至于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这也是雅各在雅各书第四章所说的——

“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战斗之私欲来的吗?”(雅各书4:1)

外显的争斗是从内里的私欲而来。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无辜的”行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找到隐藏于现象之下的,人心深处的根。

在这里,我们其实是在把前面所讨论的,关于认知,情感和意志的部分与此部分进行对接。对非基督徒(包括部分基督徒)而言,隐藏于行为背后的“根”,就是我们从亚当所继承下来的罪性和旧人,而对于被福音所转化的基督徒而言,左右我们行为的“根”则被更新为——以真理为坚信的认知体系,以神和神的荣耀为渴求的情感体系和以委身基督为决心的意志体系。

被转化的行为

一个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一定会带出被更新了的行为,不是吗?因为信心没有办法和行为脱节(提摩太后书4:22;雅各书2;约一3:18)。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得成全。”

“小子们啊,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从上面关于行为的“根”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所有行为背后都有一套决定此行为的心理机制,也就是“根”。从保罗,雅各和约翰的书信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对于得救重生的基督徒,同样的,信心和行为是相互交融的。

因此,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既已领受了基督的福音,并在真理和圣灵的里面重生,我们这样因“信”被更新了的“根”,自然而然的就会生发出被更新了的行为的义果。

Millard Erikson在其所著的系统神学一书中说——

“The genuineness of the Faith that leads to justification becomes apparent in the results which issue from it. If there are no good works there has been no real faith or justification.”(“因信称义”的真理体现在它所结出的果子上。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在信主后)没有好的行为(果子),那么就可以说他/她没有真实的因信称义。)

因此,“信”与“行”,这两者必须要“兼得”。

尤其在咨询弟兄姊妹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信心,强调内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调整,但却忽略可见的行为习惯和方式的改善。这样的结果是——改变只发生在头脑中,但却无法触及真实的生活。另一个危机是,我们一味的强调行为的改变,如习惯的塑造,沟通方式的改善等,却忽略了维持这一改变的,内在的动力——信心。这样的结果是——看起来积极的行为的转变只是暂时的表象,内在更深层次的,“根”的转变根本没有发生。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既要在头脑中全然的了解福音的内容、福音对我们生命转化的大能、将来的盼望、“已然未然”的张力等,也要在行为中真实的带出活泼的生命、谦卑的服侍、爱神爱人的举动、改善的态度、调整的习惯等。

如雅各所说——

“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变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雅各书2:18)

有如C. S. Lewis在其书中写道——

Only the practice of faith resulting in the habit of faith. (唯有通过信心的“行为”才能结出信心的“习惯”。)

患难中的行为

面对患难时,我们最终决定的行为其实在反映我们真实的内心。保罗和西拉在监狱中赞美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内心中的平安,盼望和属天的喜乐。亚拿尼亚和撒菲喇面对使徒的质疑时仍旧说谎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内心中的贪婪,自私和刚硬。

那么,我们可以问问自己——

当我们面对患难时,我们最可能选择的应对行为是什么呢?

这样的行为在反应我们怎样的内心呢?

最后,我们该如何调整,使我们在患难中的行为可以荣耀神?

其实,我想,如果弟兄姊妹认真阅读了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内容,答案一定显而易见。那就是——

行为的改变一定开始于内心的转变,而内心的转变有可细分为认知的转变,情感的转变和意志的转变。具体而言,就是将我们从亚当所继承下来的罪性和旧人更新为——以真理为坚信的认知体系,以神和神的荣耀为渴求的情感体系和以委身基督为决心的意志体系。唯有在这样“信心”的转变之下,行为的转变才可能发生。

如若要具体到每一种患难的应对方法,我想,我们没有办法在这里展开(因为这就是整个人生的内容)。在信心基础上的行为也需要考虑到当下的环境,客观条件和资源,来自长者的意见等。但所有其他来自外部的支持系统都需要以我们“个体被真理所转化了的内心”为基础,不是吗?

最后,在这里,我们需要阐明。这一节的内容并不是在给弟兄姊妹施加压力,似乎我们只能如使徒般,在每一次的患难中,都必须以完备的信心和成熟的灵性回应患难。事实上,我们都在成长,神也给予我们足够的恩典,叫我们逐渐“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4:13)。因而,在以后的天路历程中,我们还可能会跌倒,失败,陷入软弱和消极,但伴随着圣灵在我们生命中成圣的工作,神的话语对我们不断的转化和影响,我们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一定会逐渐成熟,慢慢的,我们的行为也会更加的得当和讨神喜悦。

但“长的慢一点”和“一点都不长”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属灵的小学”,拒绝成长(希伯来书5:12)。

行为与认知和情感和意识的关系

“行为”作为这一系列心里活动的终端(不是终点),为认知、情感和意志提供了加工处理的信息(原料)。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会促使我们思考、感受和决定。因此,行为不单为我们提供了加工的原料,更成为我们检验所持有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方式。我们就是在这样两个维度不间断的互动的影响下生活的。

(再次请弟兄姊妹原谅这一部分的枯燥和抽象。)

但这不是这一部分的目的——让大家感到无趣,而是可以让我们赞叹上帝创造的奇妙。当我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们看到的不是“偶然的产物”,更不是“从无到有的进化结果”,单单只是简要的探析我们繁复奇妙的内心,就可以让我们惊叹上帝创造的奇妙。虽然我不能苟同Dr. David G. Myers在“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 five views”一书中大部分关于圣经咨询与心理学关系的描述,但我“较为”认同他以下所说的——

At the core of the religious impulse is a sense of awe and wonder… (宗教情感的核心是敬畏和惊叹。)

在“Created in God’s Image”一书中,Anthony A. Hoekema详尽的解析了人按照上帝形象和样式所造而带来的让我们震撼和感恩的含义(不知是否有中文翻译本)。充分的了解上帝是我们了解自己的基础,而更深刻的了解自己会让我们更加感慨和敬畏上帝的创造。因此,我们这里只是“一窥”。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感慨上帝奇妙的创造,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外界互动。

至此,我们结束了“心的解析”部分,请原谅我的才疏学浅,希望此系列所分享的关于“心”的内容可以帮助弟兄姊妹更好的装备自己,进入圣经辅导的实践。我们最终需要的,终究还是神的话语及圣经每时每刻的带领!

本文获作者授权刊登。转载需作者授权。受版权保护。

作者简介

小白老师,美南浸信会圣经辅导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美国圣经辅导员认证协会(ACBC)认证辅导员。小白老师专注于以圣经为基础,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进行分辨和评析,对青少年辅导也很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