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帮助者”》系列之三:谁可以成为帮助者

就如同我们在“写给帮助者”系列第一篇中所分享的,在圣经辅导中没有权威,真正的权威就是圣经,就是圣灵,咨询师只是神手中的工具。在咨询辅导的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一同回归到神话语的教导中,被真理和圣灵更新和鼓舞,最终可以在成圣的道路中不断的将荣耀归给神。

以上是我们之前两篇中内容的总结,在这一篇,我们要来谈谈,“谁可以成为帮助者?”

专家?

随着与属世心理学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制度的普及,“专业”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即专业的心理辅导只能由受过专业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进行开展。当这样的观点渗入教会,我们自然而然的也会将圣经辅导“专业化”,认为圣经辅导只能由那些受过相关训练,拥有相关资质和认定的人员才可以展开。

对于没有圣经咨询的“概念”但已拥有圣经咨询的“事工”的教会而言(大部分的教会都是这样的情况),关心和辅导的任务就落到了牧者的身上,或者,成熟一点的教会可能有专门的同工进行负责。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在牧者的身上,讲台事工(public ministry)和个人事工(personal ministry)高度集中。在这样的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两种结果——

  • 牧者感到乏力和衰竭;
  • 教会肢体感觉到没有被充分和具体的辅导和关怀;

这并不是说牧者不应该同时承担这两种事工任务,一间教会的牧者当然需要尽其所能的,通过讲台事工和个人事工将神的真理广泛且具体的带入到会众的生命中。但这里的问题是——圣经辅导只是属于牧者的责任吗?

让我们先来读几节经文——

马太福音28章19节:“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罗马书15章14节:“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诫。”

希伯来书3章13节:“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

希伯来书10章24-25节:“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彼此相劝…”

以弗所书4:16“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歌罗西书3:16“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

如若我们对圣经熟悉,会发现这样“彼此相劝”的主题在新约中并不少见。在耶稣和使徒们的教导中,并没有把当地牧者设置为,“唯一的”教导和劝诫的源头,而是将这样随时劝诫和教导的职分放置于每一位信徒的身上。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彼此帮助的责任,以使每个人都能在成圣的道路上被激励和引导。

谁都可以?

那是不是说,信徒无论是谁,无论在什么情况和背景下都能胜任这样劝诫和辅导的责任吗?当然不是。从耶稣和使徒们的教导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圣经将这样辅导和劝诫的责任分置于每一位信徒的身上,但如若信徒在真实的生活中要运用或履行这一职分及责任时,他还需要满足几点“要求”(prerequisites)。换句话说,信徒要对神的话语足够熟悉,对圣灵的带领足够敏感,在与神同行的路程中足够成熟和稳健,真实的活出爱与自我牺牲的生命,在个人生活中有好的榜样和影响……这样的“要求”并非是一张认证或结业的证书,而是拥有与神真实稳固的关系,以至于使接近他/她的人都可以被激励去更多的寻求神。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章19-20节

耶稣所吩咐门徒的是什么?是关于什么的?

耶稣所吩咐门徒的当然是他的命令和话语,是记录在新约圣经中耶稣所有的谈论。但耶稣所讲的却并不局限于新约,耶稣就是整本旧约所瞻望的那一位,他是本体(antitype),而旧约中充满了耶稣的影子(types)。因此,耶稣所教导的就是整本圣经所教导的,而整本圣经所教导的就是上帝如何救赎罪人的计划(redemptive plan)。

因此,我们可以“教训”别人,但所“教训”内容的中心一定要是耶稣的教导,也就是上帝救赎的计划,也就是关于神、关于基督、关于十字架、关于救恩、关于信心、关于将来的盼望……这样的教训可以使人心归回,可以使人更爱慕神,可以救人的灵魂。

如若我们的“教训”是出于我们的自义、骄傲、血气、世俗的小学、当下的风俗,即使我们有帮助他人的心,我们却如“瞎眼的引瞎眼的”,最后都要跌入坑中。

良善、知识和智慧

“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诫。”——罗马书15章14节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歌罗西书3:16

结合保罗在罗马书及歌罗西书中的教导,不难看出,保罗所鼓励的“彼此劝诫”的事工有三个基础,它们分别是——良善、知识和智慧。

良善

什么是良善?

良善,也就是goodness,可以理解为——“一种愿意祝福别人并真实活出此意愿的生命状态。”

那么,良善的标准是什么?

耶稣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当高的标准——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章34节

如若我们仔细的对比耶稣对我们所展示的良善与我们自己所活出的良善,我们和这一标准的距离就会一目了然:

“我怎样爱你们”(腓立比书2章)

“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舍弃属天的荣耀(舍己);

取了奴仆的形象(降卑);

成为人的样式(就近我们);

卑微,顺服,以至于死(付出和摆上);

……

因此,在我们帮助他人之前,我们不妨先考量一下我们是否有真实的“良善”,虽我们永远无法全然达到基督那样丰富纯全的良善,但我们却始终都在追求可以更像基督那样为他人摆上自己。

如果我们缺乏这样的良善,祈求神让我们先更深的浸入在基督的爱中,在基督的爱中,我们会更深的感受良善,最后才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活出良善。

知识

“知识”在新约圣经中被提及275次,在耶稣和使徒的教导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主题。然而,新约圣经或整本圣经鼓励我们要拥有的知识与我们平时所谈论的知识有什么不同呢?当我们谈到知识,我们总是与学识,阅历联系到一起。正是在这样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属世的心理咨询师才成了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胜任的职业,因为在这个职业背后有对咨询师学识和阅历的要求。那么,圣经到底是如何定义知识的?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可以使我们在帮助他人时足以胜任的知识又是什么?

认识神及祂向我们启示的话语就是知识。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箴言1:7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来书4:12

从这几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知识比认识神,认识他的话语更重要,更真实,更有效。因所有的“真知识”都致力于解释人最基本的疑问,如人的来源,问题的来源,人的归宿,天堂地狱,生存的目的……而没有哪一种解释能比那一位创造人,并掌管人类历史的救赎主更明晰和准确,不是吗?

因纵使在普遍恩典(common grace)的作用下,人心还是受到因犯罪而带来的束缚和局限(耶利米书17:9)。也就是说,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理性的分析虽可在“描述和发现”层面获取一些“真知”,这也就是David Powlison在“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Five Views”中论述的关于“Psych-1: How You Work”及“Psych-2: Detailed Knowledge of Human Functioning”的内容;但却永远无法获得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只能在神的启示中找到。

此外,真实的,可以带出改变的知识,只能是神所启示的真理!属世的哲学或心理学可以为在困惑及苦难中的人们提供暂时的、有限的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来访者调整消极错误的认知模式或改变其原有的行为习惯,但认知行为疗法及任何一种心理疗法都无法提供如何获得“救赎”的方法;如何修复与造物主的关系;如何过得胜荣耀的生活;如何使在地短暂的日子为将来永恒的荣耀而活……因此,无论属世哲学及心理学如何深奥和繁复,它们最多可以做的只是为在沙漠中迷路的人提供一小口水(说不定是海水),但却无法为他指出那条走出沙漠的“窄路”。在这里并非是否定和贬低心理学,所有从事心理学之人的动机可能是好的(为了助人),只是,这条路,注定走不通。

真正可以带出生命蜕变的知识就是神的话语,也只有神的话语。就如耶稣的祷告——“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可以使我们成圣的知识只能,也只可能是神的道,再没有别的真理可以带出生命的改变,因没有别的真理如福音般清晰的——

  • 让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份——按照神的形象和样式所造的人;
  • 让我们知道我们活着的目的——为神的荣耀而活的人;
  • 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处境(问题的来源)——深陷罪恶中;
  • 让我们找到得救的门路——基督;
  • 让我们可以不断被更新,成为基督的样式——成圣;
  • 让我们拥有不灭的指望——新天新地;

“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所以,保罗在此所说的知识并非是属世的学识或阅历,而是足够认识神的话语,及在神的话语中认识神!因此,当我们在犹豫自己是否“足以”帮助他人时,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是否足够浸透于神的话语中?我们是否已在神的话语中真实的遇到了神并享受与神亲密的互动?我们是带着神的知识帮助别人,还是带着我们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那是不是说,所有属世的知识都不可信或没有价值?所有心理学、哲学、科学的发现和结论我们都应该一并否决?我想,没有哪一位神学家或圣经辅导的学者会做这个结论(可能有一些会)。圣经是全备的(提摩太后书3:16-17;彼得后书1:3),但却不是以一种“百科全书”般的方式给我们所有细微的指导和教训,如:我该多久换车的机油?花多长时间看手机比较合适?我该选择哪个学校或哪个工作……这不代表说圣经对我们日常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指导作用,圣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大的框架和应当遵循的,隐藏在每一件我们所做事情背后的原则和目的,如:无论做什么都要为神的荣耀而做,要爱人如己,要警惕恶者的攻击;除了这样大的框架和原则外,圣经也在如箴言书中给了我们许多非常实际和具体的指导……因此,在真实的圣经辅导的场景中,除了帮助来访者在圣经中真实的遇见神之外,我们往往也需要给出许多很实际的建议如就业、求学、交往、行为习惯的塑造,亲子关系互动模式的调整,家庭财务管理等等。

那是不是说,换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将所有属世心理学、哲学和科学的理论全盘接受呢?我想也没有人愿意做出这样极端的结论,尤其在我们能认识到人性堕落的本质时(耶利米书17:9)。

我们可以感觉到,在“全盘否定”与“全盘接受”这两个极点中间,一定有一个标准或原则我们可以参考。而这个标准和原则就是——神的话语。对此,我们可以做以下的讨论——

圣经是最高也最全备的真理,既可以装备我们进行一切的事工,又可以成为我们衡量一切知识的标准。圣经不是在其他“所谓真理”之外的补充,如心理学、哲学、科学或其他宗教。圣经是最高权威,除圣经以外,再无权威。任何来自属世心理学、哲学和科学的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及结论,如若与圣经有任何微小的相悖,那么就无法被用以服侍教会和神的百姓。一种理论、方法、知识和见解是否可以在圣经辅导中被使用,完全取决于此理论、方法、知识或见解是否与神所启示的真理相吻合。

而这样的“吻合”也绝非是可以通过引用几节似乎与其相呼应的经文就能实现的。就如Dr. Wullem在其系统神学课程上所说:一种理论(无论是神学理论或属世的理论)需要与整本圣经的故事线,与整个救赎计划,与圣经的每一个部分都相吻合才能被采用或认可。在“一个字词”或“一节独立的经文上”构建一个理论是很危险的(没有逐字逐句的引用Dr.Wullem的讲论)。

因此,哪些知识可以被圣经辅导应用?哪些又需要被拒绝?这是现今所有从事圣经辅导之人共同的课题。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

在一片无垠的沙漠中,有一位正在前行的探险者,他有一件宝贝是其他探路者没有的——“活水的源头”,也就是说只要他随时饮用那源头,他就永远不会渴,因此他有使不完的力气可以完成他的使命。但有一晚,当他正在黑暗中行进时,不小心崴了脚。他疼痛难忍,于是在原地休息。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了许多的人围着他,给他出各样的主意。有的人告诉他走出沙漠没有意义,活在当下最重要;有人告诉他应该把怀里活水的源头换为酒,因为酒能带给他更好的感受;而有的人告诉他崴脚之后需要如何处理才能更快的康复,虽然那人并不能完全理解探险者为什么要坚持走出沙漠……在众多的声音中,探险者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哪一个,这时他怀中活水的源头变成一面镜子,他心里听到一个声音说,“让他们照这面镜子,谁的建议可以听就会在镜子中看到那人的影像,不该听从的就会看不见。”于是,探险者以这面镜子鉴定所有人,他知道该听那一位教导他如何更快康复之人的建议。

原谅我杜撰这一故事。我只是想帮助我自己及可能同样在这一问题上有挣扎的弟兄姊妹找到一个思考的方向。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许许多多好的书籍和教导可以帮助我们回答“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这个课题。但,个人建议,如若我们对神的话语尚且不熟悉,就不要涉险涉足过深。有一片土地是绝对安全的,就是神话语的磐石,我们不妨先不要接触和涉猎其他的可能性,深深的扎根于神的话语才是关键,不是吗?

智慧

保罗也在歌罗西书中特别强调了“智慧”这个主题。对此,我们也需要进行展开。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在帮助他人时所需要的智慧?我们所以为的智慧又是什么?

在这个“利己主义”弥散的社会,智慧往往与操纵、手段、摆布、利用、圆滑、明哲保身放在一起。似乎那一种既可以在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分得“一杯大羹”,又能最大限度的维系与他人微妙关系的那一种人就是智慧的代表。然而,保罗在这里所说的智慧是我们所理解的智慧吗?如果不是,那么保罗所说的智慧是指怎样的智慧呢?

保罗在歌罗西书中说——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歌罗西书3:16

不难看出,保罗在这里所谈论的智慧有一项“目的”,就是要“将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这与耶稣所教导的——“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说,保罗所说的“彼此教导和劝戒”的内容和核心仍旧是神的话语,而我们的智慧只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将神的话“存”在心里。是不是与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智慧”大相径庭?基督徒在帮助他人时所需要的智慧,不是“智慧”本身,而是“智慧”所服务的对象——神的话语。

其实,不难理解,因所有智慧的核心和最高形式就是神的话语。也只有神的话语可以解答所有的疑问。因此,没有什么样的智慧能大过浸透与神话语中的智慧。圣经中所描述的智慧之人(箴言书)的特点就是敬畏神。而一个敬畏神,熟悉神话语的智慧人,自然而然的,会在他/她帮助别人时将神话语的光亮照进需要之人生命的光景中。这就是保罗所谈论的智慧。

同样的,在我们试图成为“帮助者”之前,不妨以保罗对智慧的定义考量一下自己。我们的智慧是以神的话语为核心,还是以我们自己的知识为核心?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是将神话语的光亮带给别人,还是将我们自己的经验带给别人?辅导和咨询的过程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传递智慧”的过程,世人所传递的智慧是属世的哲学(世俗的小学),而基督徒应当在辅导的过程中传递神的真理,不是吗?

综上所述,从一个角度来讲,每一个神的儿女都可以(也都应当)成为帮助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成为帮助者又需要个人属灵生命的成熟度和与神关系的亲密度。这一章内容的目的是兼“鼓励”和“劝诫”于一身,我们都应当成为帮助者,但在成为神手中灵魂的手术刀之前,我们个人的生命需要更多的被打磨,被操练,和被装备,不是吗?

本文获作者授权刊登。转载需作者授权。受版权保护。

作者简介

小白老师,美南浸信会圣经辅导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美国圣经辅导员认证协会(ACBC)认证辅导员。小白老师专注于以圣经为基础,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进行分辨和评析,对青少年辅导也很有负担。